走進安全的世界,重新相信自己的力量
林萃芬心心理師溫柔推薦:「安全卡」探索內在力量的有效心理工具
在諮商室裡,我常遇見一雙雙眼神裡充滿不安的當事人;有些人,長年承受家人的忽略與冷落;有些人,在童年就習慣被貼上「不重要」的標籤;還有一些人,經歷過無法言說的暴力、羞辱、甚至背叛。
當一個人的安全感被一次次剝奪,內心就像是住著一個隨時會驚慌失措的孩子;他們渴望被理解,也渴望重新相信這個世界是可以依靠的。對心理師來說,陪伴個案重建安全感,不僅需要深度的理解,更需要一個溫柔且穩固的媒介。
這段時間,我嘗試將吳姵瑩老師設計的「安全卡」導入工作中,發現它彷彿是一把能輕輕開啟當事人內心大門的鑰匙。「安全卡」不只能溫柔探索創傷對當事人心理造成那些影響?更能發掘隱藏的「內在語言」,同時藉由「正向圖像」快速具體化療癒的方向,讓創傷修復歷程不再被痛楚淹沒,而是在產生力量、感受溫暖的氛圍中進行。
卡片上的每一個圖像,都像是一個溫柔的邀請,它讓個案更有勇氣說出埋藏心底那些難以言說出的故事,不再害怕被指責或否定。
卡片上的引導語,是通往內在的橋樑,幫助個案探索「我曾怎麼被對待?」「我對自己的安全感有什麼信念?」「我現在想要怎麼保護自己?」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看到當事人透過卡片開始表達自己,說出那些曾經壓抑的情緒:委屈、恐懼、羞辱,甚至渴望;卡片成為一種「心理的安全繃帶」,不只療癒創傷,更讓力量慢慢長出來。
「安全卡」不是快速修復的魔法,而是讓人學會溫柔對待自己的開始,透過卡片的陪伴,當事人不再只是承受傷痕的人,而是能夠為自己創造安全與力量的主人。
如果你也是心理工作者,正在尋找一個安全、有效、又充滿溫度的媒介,「安全卡」或許可以成為你專業旅程中的一雙溫柔的手,陪當事人一起,走在更有力量的療癒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