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習慣洞察人心

從情緒習慣洞察人心

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常常遇到有人困惑的詢問我:「信任感」和「安全感」是怎麼形成的?何以有些人很容易調節負向情緒走出低潮?有些人卻始終停滯在負向情緒中難以自拔?怎麼知道對方內心有沒有一座情緒的黑洞?

觀察一個人的情緒習慣,可以根據下面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情緒反應會不會過度激烈或消沈?

第二個方向是:情緒反應會不會持續過久?

第三個方向是:情緒反應會不會沒有現實感?

很多人不喜歡情緒感受,事實上,情緒可以幫助我們對發生的事情做出最初評估,藉由我們感受到的慾望、需求、感覺舒服或不舒服,進而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所以,情緒是解決問題的基本感受能力,情緒喜好可以縮減我們的選擇範圍,以免被太多訊息淹沒,有助於我們快速適應世界。

此外,情緒也是向自己發出訊號,了解人際關係發展的狀況,當我們感覺被威脅、被拒絕的時候,我們便會採取行動,或退縮到安全的地方,或評估下一步該如何進行。

有趣的是,我們每個人的情緒習慣都不一樣,每個人的情緒按鈕也不太相同,究竟情緒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呢?

不同年齡的情緒習慣

我們剛出生的第一年,可說是形成「信任感」的重要時期,如果嬰兒相信照顧者會給他足夠的保護、安撫、支持,就會培養出信任的人際互動習慣。相反的,倘若嬰兒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沒有受到足夠的保護、安撫,就可能會形成不信任的人際互動習慣。

嬰兒的情緒習慣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小孩子不能一直抱他,會養成壞習慣,這要看孩子處在哪一個情緒階段而定。因為嬰兒的情緒要透過撫摸擁抱、身體接觸、溫柔悅耳的聲音來獲得安全感,才能產生對世界的信任感。這個時候,若任由孩子哭到聲嘶力竭,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慢慢形成情緒退縮、情緒隔離,對人冷漠,缺乏溫暖,表現出不在乎的情緒習慣。

事實上,嬰兒在一歲左右就累積了許多害怕的情緒,會引發嬰兒恐懼害怕的情緒,包括巨大的聲響,像是打雷的聲音或是馬桶的沖水聲;還有從高處往下掉落,都會讓嬰兒有驚恐反應。

假如嬰兒的爸爸或媽媽很容易緊張,非常的神經質,動不動就發怒,也會增強嬰兒的不信任感跟不安全感。

當我們還是小嬰兒時,一方面透過情緒告知周遭人自己需要什麼,另方面也在學習主要照顧者的情緒表達習慣。例如,嬰兒會跟媽媽學習情感與情緒的表達方式,當嬰兒微笑的時候,如果照顧者也立刻給予微笑的回應,嬰兒的微笑反應就會更頻繁的出現。因此,常常跟小嬰兒有雙向的情感溝通,有助於嬰兒養成表達內在感受的情緒習慣。

我看過很多爸爸會用雙腳照顧嬰兒,因為爸爸認為只要確保小嬰兒的安全不跌到床下就好了,雙手可以空出來滑手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起來是兩全其美的照顧法,卻忽略跟孩子互動的重要性。

諮商的過程中發現,擁有高壓情緒的父母,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高壓的情緒反應。譬如說,受虐嬰兒由於接收到較多的負向情緒的刺激,所以他們很早就會表達恐懼和悲傷的負向情緒。

從一到三歲的情緒習慣

到了一、兩歲,大部分的幼兒會開始學著自己吃飯,練習自己控制大小便,想要探索周遭環境,如果父母允許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玩耍、探索世界,自然培養出積極正向的自我概念,可以獨立活動,逐步鍛鍊出自己思考的習慣。反過來說,倘若幼兒探索世界的時候,主要照顧者不斷限制、責罵孩子,或是嚴厲的羞辱、處罰孩子,就可能會養成孩子既懷疑自己也不信賴別人的思考習慣。

無論是表達自己的心意,或是跟別人建立關係,都需要透過語言傳遞訊息,所以,如果語言表達出現困難,成長過程就可能會產生一連串的狀況,特別是對別人的信任,也會連帶受到影響。

兩歲大左右,如果幼兒玩得太興奮,或是心情緊張,或是感受到害怕,或是覺得矛盾,就會影響原本的睡眠習慣。常常會看到很多孩子拒絕上床睡覺,要睡覺的時候就會莫名哭鬧或要找爸爸媽媽,這些睡眠狀況通常跟「分離的焦慮」有關,也有可能是孩子企圖控制環境而產生的情緒。

另外,陌生人、新環境,單獨把孩子留在陌生的地方,都會引發孩子害怕的情緒。有些孩子睡覺時,會突然從尖叫聲中驚醒的夜驚反應。

孩子的害怕情緒的來源,除了來自實際經驗為主的制約性害怕反應外,孩子還會有因豐富生動想像力所引發的害怕,以及因為了解能力有限導致的害怕,譬如說,有些大人喜歡故意驚嚇兒童,或是威脅兒童要乖乖聽話不然就要怎麼樣,這些語言跟舉動都會讓孩子產生害怕的情緒習慣。

或許有人會反駁,孩子又沒有記憶,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但是,諮商的過程中我曾經遇到有些當事人的情緒記憶可以追朔到一歲左右;也有些當事人雖然沒有事件記憶,卻留下大量害怕的情緒,長大後飽受莫名情緒的干擾。

三到五歲的情緒習慣

三到五歲這幾年,幼兒擁有更多的能力與勇氣去發掘世界的奧妙,而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父母或周遭人也會給孩子更多的指令、要求和任務。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或周遭人給孩子機會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陪著孩子一起討論好奇的事物,放手讓孩子去執行計畫,同時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安慰,帶領他找到方法解決問題,適時鼓勵孩子不氣餒,就可以自然而然建立主動積極的做事態度,養成自動自發的處世習慣。

記憶中,媽媽給我很大的空間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連上幼稚園時我只想念下午班不想讀上午班,媽媽都答應我,我想學畫畫,就幫我找畫室讓我去畫畫,也不會評價我畫得好不好看。學了心理諮商後,我非常感謝媽媽沒有給我一堆禁令,也沒有評價我的好壞,讓我勇於探索世界,雖然過程中我常常迷路,但也養成「想要試試看」的習慣。

倘若這個階段,父母或周遭人禁止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且當孩子做不好的時候,又加以斥責:「這麼沒用」,或是嘲笑他:「羞羞臉」,慢慢的孩子就會養成自責、內疚的負向思考習慣,很容易產生罪惡感。

三到五歲也是練習用語言表達內心感受的重要階段,譬如說,懂得使用情緒的字彙,看到別人的行為有能力解釋,也可以同理別人的感受。這個時候,爸媽可以示範如何使用情緒語言來表達感受。

小學階段的情緒習慣

進入小學之後,我們脫離學齡前的幼兒階段變成了兒童,無論在家庭或學校,兒童都會明顯感受到大人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多。大部分的兒童都會努力達成大人的期望,以提升自我價值感。

假如努力的結果是成功多於失敗,就會勇於嘗試、敢於進取;反之,倘若努力的結果是失敗多於成功,便會累積大量的「自卑感」與「無能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對自我能力感到懷疑,深信自己比別人來得無能力,就很容易產生「受害人意識」,老是覺得別人在找碴,面對失敗、不順利的時候便歸因給「都是別人害我的」,不僅可以減輕痛苦,更不必承擔失敗的責任。

諮商的過程中,深深覺得,一旦形成「無能的自己」的負向思考習慣,要再轉成「我是有能力」的正向思考習慣,是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調整。

十二到十九歲青春期的情緒習慣

小學畢業後的十二到十九歲,我們走進充滿懷疑與衝撞的青春期,開始展開一段尋找自己的認同之旅。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認不認同自己是很重要的,不認同自己的人就會常常覺得心虛、不安、懷疑,認同自己才能進一步自我肯定,產生踏實、滿足的感覺。

二十歲到四十歲的情緒習慣

從二十歲到四十歲,長達二十年的時間,是培養穩固親密關係的重要時期,當我們可以跟別人互動交流、分享經驗感受、得到需要的支持與協助時,我們就會感到充實愉快。如果無法跟別人建立正向的親密關係,就會感到孤單、寂寞、疏離。

四十到五十歲的情緒習慣

四十到五十歲,我們累積了寶貴的人生經驗,進入傳承的階段,這個時候透過教導孩子成為有用的人,或是當年輕人的領航者,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是很有意義的。通常樂於分享傳承的人也會熱愛家庭、關懷社會,對別人負起責任;倘若不願意跟別人分享經驗,就會變的很自私,對別人漠不關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不斷回顧過往的所作所為,若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接納現狀,也肯定自己的努力,那就會覺得生活充實美好,能夠隨心所欲的過日子。如果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滿懷悔恨,就會陷入遺憾、失望、懊惱的情緒中。

想要了解一個人的情緒習慣,跟對方聊一聊成長經驗,或多或少都可以得到寶貴的線索。但除了不同的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需求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習慣外,主要照顧者的教養方式,也會形成不同的情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