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青少年的情緒特質,及時關懷抒解,避免憾事發生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新聞稿

了解青少年的情緒特質,及時關懷抒解,避免憾事發生

開學第一周,從國中到高中都發生青少年自我傷害的憾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同時面臨「不等速」、「不均衡」的劇烈變化,情緒常常會陷於緊張衝突的狀態下,由於缺乏因應之道,青少年往往會採用極端的方式來宣洩情緒。全聯會理事長、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徐西森教授認為,青少年處於身心發展變化的階段,心性未定、抗壓性低且挫折忍受力較低,容易受到外在環境或社會事件的影響,家長或師長要留意青少年任何可能產生壓力的刺激,及他們主觀的想法與感受,也要留意單一自殺事件的後續效應,如無望感、合理化、社會孤立感與模仿行為等。

根據多年心理諮商經驗,林萃芬歸納出國高中階段青少年最容易出現下面這幾種情緒特質:第一種情緒特質是害怕,青少年最怕被人批評、被人輕視,尤其是當自己的「害怕」被別人發現又加以嘲笑時,殺傷力最強;另外青少年也會恐懼陌生的事物,害怕以後要面對的問題比現在多,一想到未來困難重重,覺得自己沒有能耐面對,乾脆放棄算了。第二種情緒特質是羞愧, 青少年最討厭「丟臉」和「糗大了」的感覺,譬如說看到別人學得又快又好,自己卻學不會,青少年常會在心中痛罵自己:「我真是笨!」「我好無能!」「我好遜!」甚至有青少年會因為覺得「無地自容」而想不開。

除此之外,林萃芬指出,青少年第三種情緒特質是憤怒,很多青少年都會出現鬧彆扭、頂撞師長、跟兄弟姊妹爭執的情況,特別是當行動受到限制,例如想買手機家長不答應、想玩電動家長不同意,或是感覺被人欺騙時,更會產生「報復式」怒氣,做出非理性的行為。再者,如果父母要求太過嚴格,像是規定要孩子要考到幾分,少一分打一下,或是自己沒有做的事情卻被責怪,很容易引發混合著委屈的悲憤式怒氣,氣到想以死抗議家長的高壓與期望。

青少年常見的第四種情緒特質是憂鬱沮喪,自覺不被家人同學尊重,或沒有被愛的感覺,陷入孤單的情緒中;或是自覺考上不理想的學校、被迫去上一所不想上的學校、或自覺「沒有天分」,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憂鬱和悲傷。

林萃芬建議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師長,常常覺察孩子情緒的狀態與轉變,把孩子的情緒反應,當成雙方學習成長的最佳機會,而不要試圖阻止或壓抑孩子的情緒。 同時帶領孩子練習表達情緒,適時說出內心的需求、情緒、感受和想法,才不會凡事悶在心裡,讓父母師長猜不透,只能在旁邊乾著急。父母師長不妨多使用思考性語言,避免使用責備性語言,舉例來說,當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口氣不佳的時候,責備性語言是:「不要用那種語氣跟我說話。」思考性語言是:「我感受到你有情緒, 等你沉澱一下,我很願意聆聽你的想法。」父母師長使用責備性語言交代事情,雖然孩子會照著父母師長的意思做,但卻會累積大量氣憤的情緒,或是偷用不符合父母師長要求的方式做事,來奪回一些掌控感。

當父母師長聽到青少年孩子有自我傷害的念頭或語言時,林萃芬提供「四不原則」,父母師長不要否認青少年孩子想要自殺的真實感受:「你不會這樣做,那不是你的意思吧!」父母師長也不要被嚇到了,以免慌了手腳,不能有效的協助孩子。更不要責備或羞辱孩子:「你真是不孝!」「你只會逃避問題!」「你怎麼那麼笨!」也不要論斷自殺是對或錯:「你這樣做對嗎?」先確認青少年孩子情緒,再同理他的感受,陪伴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困難,讓青少年孩子逐步學會因應生活中的大小挑戰。

徐西森理事長進一步指出,家長及師長平時多鼓勵和探問青少年,讓他們能隨時或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多傾聽和同理青少年的抱怨和心事,避免急於開導、解釋、甚至否定他們的想法與心情,讓青少年的情緒與壓力有個宣洩口。等到他們心情平復後,在營造一個溫馨和接納的氛圍下,讓青少年了解家長和師長有多麼愛他們,哪些想法是不合理或不合事實。平時多留意並協助青少年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特別是孩子的同窗好友、同輩親人、信任的師長及諮商心理師等專業資源。學校多加強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落實校園三級輔導機制(發展性輔導、介入性輔導與處遇性輔導);政府相關單位與傳播媒體積極營造溫暖和有希望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