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最大的壓力不是來自工作,而是暴躁的主管!心理師給老闆們的幾個衷心建議

撰文 楊修

上班愈來愈提不起勁,注意力難以集中、想到工作就厭煩,而且怎麼補眠都覺得疲憊。如果你正處於這個狀態中,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林萃芬指出,你很可能是身心能量耗竭了。

人的身心能量有限,如果把精力花在對抗壓力和焦慮上,就容易陷入情緒低潮、失去活力和幹勁。因此,適時紓解累積的壓力,能夠幫助人們回復能量,並投注精力於完成工作任務和生活。

「幫助員工紓壓,絕對可以提高公司的競爭力。」林萃芬指出,員工長期處在高壓下,創造力、免疫力、思考力、記憶力、專注力都會大幅下降。特別是常處理突發狀況的行業(如行銷、公關產業)、不時面對顧客負面情緒的服務業,以及肩負企業營運責任的中高階主管,是國內工作壓力最高的三大族群。

員工最大的壓力來源,常常來自於主管

可惜的是,大多企業強調競爭力,把管理的重點放在增加業績上,很少照顧員工的心理健康。更有些公司把職員當成耗材,當員工因能量過度耗損,導致表現下滑時開除他們。殊不知這些人只要休息一陣子、能量恢復後,又能有出色的表現。

林萃芬提醒,企業必須意識到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節奏帶給工作者的負擔,應該進一步協助紓壓,而非進行淘汰。像是鼎泰豐設置「樂活諮商」的部門,聘請專業心理諮商師傾聽同仁煩惱、排解壓力。

她也強調有心照顧員工身心健康的企業,一定得諮詢專業人員,要是不懂諮商的原理、採取錯誤的紓壓方式反倒會害了員工。比如說,有些公司會設減壓室,提供員工在裡面打沙包、砸盤子發洩,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方式。

因為一旦員工習慣了生氣、壓力大時,就打沙包、砸盤子出氣,反而強化了「壓力」和「毆打」的連結,久而久之,未來很可能一生氣就出手打人,或拿手邊的物品砸人,造成他人受傷。

另外,林萃芬認為企業能夠為員工輕易做到、也最有效的減壓方式,就是讓 有情緒問題的主管接受專業諮詢 。由於主管們背負著來自高層的要求,同時要處理部屬的事務,很容易把自己的焦慮釋放到部屬身上,不自覺地造成旁人壓力。

「這群主管,往往是企業照顧職員身心健康的漏洞。」因為公司開設減壓課程時,參加的幾乎都是基層員工,真正的壓力製造者(主管)卻認為自己不需要參加。因此,要是企業能夠轉介壓力源(主管)進行諮商,幫助他們釋放壓力,而不是施加壓力給部屬,就能解決員工的大半問題。

挑選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吃錯玩錯反而增加身心負擔

在個人照顧方面,很多人對減壓也有迷思,甚至用了錯誤的方式執行,反而增加壓力。林萃芬點出,國人常以大吃、喝酒、行程滿檔的旅行來紓壓。不過,這些方式其實是不健康的。

在壓力大的狀況下,大吃容易暴飲暴食,造成身體負擔;喝酒則容易過量,長久下來損害神經系統,而且許多人藉由喝酒來忘記煩惱,狂歡後反而讓身體更累;悠閒的旅行確實能夠紓緩壓力,但要是行程排得太緊,只會更加疲憊。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這需要花點時間去尋找。只要從事一項活動,能讓你感覺平靜,回到工作上依舊充滿能量、活力,就是適合你的減壓法。

如果你常感覺壓力很大,可以做延展性的運動,像是瑜伽、太極拳或是學習放鬆的運動。如果感覺沮喪、沒有活力,利用周末進行有氧運動。林萃芬在最後提醒,盡量不要選擇具挑戰性質的活動(像是馬拉松賽跑),一旦你要逼自己達到某個目標,那就是增壓,反而不利於釋放壓力。

身心小知識:暴躁易怒比憂鬱症更可怕

一般人聽到憂鬱症,會想到這個人陷在憂鬱的漩渦,嚴重者很可能會自殘。然而,林萃芬強調,「暴躁易怒」其實比憂鬱症更嚴重,也更容易被忽略。因為不少人會把「暴躁易怒」視為個性問題,更替自己找藉口,認為「我只是脾氣不好」。

也就是說,憂鬱症大多是傷害自己,但暴躁易怒的人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時常憤怒、情緒狂躁對心臟造成負擔,也容易造成高血壓,傷害自己身體;暴躁易怒的人也會在發飆時,把情緒宣洩在別人身上,歇斯底里對人咆哮,甚至失控砸東西、毆打對方。

因此,站在身心健康的角度,暴躁易怒其實是身心失衡最重要的警訊,是不少身心症、躁鬱症的前兆。一旦發現自己產生這樣的狀況,務必向專業身心科、諮商中心求助。